fbpx

快速理解資本主義的現代挑戰:何帆的《三小時完全吸收、看懂21世紀資本論》

為何需要這本導讀?

《21世紀資本論》原書近700頁,體積龐大,全球讀者的Kindle紀錄顯示,平均只讀了2.4%。為了避免成為僅閱讀一小部分的讀者,本書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導讀。導讀的作者,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何帆,為了更深入地理解社會現實,甚至參加了為期兩週的電工培訓,並成功考取電工證。

本書的設計與優勢

  1. 本地引言: 書中邀請了台灣學者林宗弘解讀《21世紀資本論》,強調了書籍使用大量數據來支持其論點的特色。
  2. 學界正反意見: 何帆在書中整理了國際學者對《21世紀資本論》的正反觀點,提供了一個全面的學術討論,避免讀者需要額外搜索信息。
  3. 圖解與懶人包: 通過圖表總結了《21世紀資本論》的核心論點,並為每一章提供了懶人包,使得讀者即使只閱讀部分內容,也能快速掌握書籍的主旨

核心問題與定義

  1. 核心問題:不平等與經濟成長是兩種關注社會的面相,皮凱提的核心問題是關注不平等。

    姑且說把他的反面叫成長派好了,成長派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讓人類社會逐漸變好,不僅生產力達到歷史新高,就連貧富差距也逐漸縮小。

    80年代雷根政府時期,還有種說法是「涓滴效應」:減稅讓富人作為社會富起來的領頭羊,這批肥羊花的錢會像毛細作用一樣,逐漸滲透到社會各個階層,最後大家都會變有錢,而且社會底層的人也有機會變得相對沒那麼窮。

    在成長派主張下,縮小貧富差距是只著重分配,而忽略把餅做大的不切實際思考。更好的分配表面上可以導向公平,但讓有創造力的人與富人等火車頭長腳跑走後,整個社會生產力下降,反而沒啥好分配的了。

    皮凱提先對著成長派的理論基礎下手,指出顧志奈的倒U型曲線的問題。該曲線說明人類經濟分配會隨著經濟成長,朝向先上後下的趨勢。先上指的 是經濟成長初期,貧富差距擴大,富人先富起來,但隨後大家也都跟上來,差距越來越小。

    皮凱提指出,這只是美國的短期現象,一旦把整個縱深擴大,從18世紀到21世紀,會發現貧富差距只有在兩次大戰到70年代之間略有改善,其他時間都是朝著擴大奔去。換句話說,仍然是個U型曲線,貧富差距與不平等仍是個繞不過的現象。

    但現象未必是問題啊,如果人人能各憑本事都有機會達到階級躍升,又有什麼不行呢?

定義:資本與勞動力,存量與增量。

皮凱提跳脫討論貧富差距常用的基尼係數,因為該係數只能看最富有的人跟最貧窮者的差距,沒有人變富有的可能性與趨勢。就像溫度計能讓我們知道寒暖,但無法預測天氣。

要了解不平等的過去與未來,皮凱提研究的特殊之處,一在於用了三百年的經濟數據做為基礎,二是他使用數據的方法是將其分文資本與勞動,存量與增量。更從中衍生出定律與結構,還可以藉以推斷趨勢。

2.1 資本 –

書中被劃分為資本的包含投資、債券、土地、房產,這些是資本的存量,藉由繼承或婚姻關係的代代相傳,富二代或進入富人家族會有較高的開局。

資本的增量,或者說是資本收益率,則是靠著上述不同的資本持續增加的收益。書中提到,一般來說,資本收益率約在5%上下。

2.2 勞動力 –

勞動力的存量,來自勞動人口。

勞動力存量與資本存量最大的差異之一,在於無法藉由繼承與婚姻關係持續累積。相反的,勞動力是有生老病死的。

與馬爾薩斯人口論時代的主張不同,人口成長沒有超過土地與經濟的負荷。相反的,經濟發達地區的人口增長率持續降低,東亞地區甚至只有千分之1的出生率,人口年成長率逼近於零。

勞動力的增量,也就是經濟成長。

經濟成長的動能除了人口增長外,還有人均生產力的提升。工業革命、戰爭後女性大量進入勞動市場、資訊時代與網路的發達…都是提升人均生產力的主要動能。

2.3 定律

書中衡量社會資本變動的兩大定律分別是

(1) 資本收益在當年經濟產出的佔比,佔比越高,社會越傾向靠資本,而不是實際的生產賺錢。這都還沒有談到資本是在相對少數人手中,每個有資本者分到的資本收益遠高於全社會的勞動人口能分到的單位收益。

舉例來說,一個社會的資本收益佔經濟成長的30%,且只有20%的人有資本可以分割收益,有資本者的資本得利是沒有資本者的1.7倍。1.5(30/20),沒有資本者的0.87 (70/80)

(2) 資本存量是當年經濟產出的幾倍,倍數越高,資本可以用風險低的方式帶來更大的收益量,所謂本多終勝。

舉例來說,當資本存量是當年產出的4倍,即使收益率只有3%,還是可以輕易地達到12% 的經濟成長的果實。

更何況,在皮凱提的數據分析中,近代美國、英國,法國等國的資本存量已經到達當年經濟產出的6-7倍,搭配通常5%的收益率,資本收益很容易拿走30%的全年經濟成長。

結構與趨勢的分析

  1. 結構:就算錢錢都被有資本的人拿走,那又會怎樣?

    就算資本賺的比較多比較快,如果資本集中性低,或者資本都是靠每代人自己累積的,其實資本與勞力所得的差異不會如此巨大,也不會讓缺少資本的人沒有希望。

    偏偏不是這樣,我們先來個概念,所得與財富,然後分別看集中性。

    所得是每年增量,是新錢;財富是家庭存量,是老錢。

    所得又分成勞務所得跟資本所得,加總才是總所得中。

    皮凱提觀察兩個指標:所得與財富的前10%,還有財富前1%

    先看看新錢,也就是增量,所得前10%的人的佔總收入多少:北歐,25%;歐洲大陸,30-35%;美國50%;

    再看看老錢,也就是存量,財富前前10%則佔60%。

    存量通常比較不均,因為存量還包含繼承或婚後餽贈,人家累積好幾代的結果。

    歐洲尤其是北歐的增量不均(尤其是勞務所得差距)比較沒那麼劇烈,美國則較劇烈。這也符合我們一般印象:世界首富中,美國白手起家,或至少是從中上家庭起家的創業者多,歐洲則是靠代代相傳的家業多。

    增量表示靠個人努力的價值,底層員工跟高管的差距,越不均表示高管薪資越高,上班或創業競爭非常激烈,畢竟只要擠入PR90收入大躍增,PR99就有機會打敗人家幾代累積,當然會想努力爆。

    但增量差距大也會引發公平性問題:高管拿到底層千倍以上收入,但貢獻真的有千倍以上嗎?尤其薪酬委員會往往是高管與高管的同儕組成。

    更有甚者,行業特性的關係,某些行業的薪酬硬是比其他高出一大截。像是華爾街投行中階經理人薪資水平過高,造成他們努力求資本增量,做出許多奇妙產品,影響了一次次的金融危機。

    回到財富的1%。

    老錢不均的狀況嚴重到:

    前1%的人的財富占整個社會的35%,

    前10%中的9% 只拿到其中25%

    剩餘的90% 人共享40%財富,

    中位數之後的人,在法國只有全部財富的4%,在美國只有2%。

    以美國的狀況,前1%的人是社會上一半的人的875倍財富,更不用談跟最後10%的比較(已絕望)。

    再來想想這些前1%的人財富來源,固然也有靠個人努力的勞務所得,但更主要來自繼承、而財富組成也不是像中等家庭想像以房產或土地為主,而是資本或者債券為多。

4.趨勢:世界一直是斜的嗎?為什麼以往的三級貧戶或礦工家庭有機會躍升總統,現在卻只能當山道猴子呢?是不是台灣政府特別放任貧富差距擴大?

擴大要看跟自己比,還是跟別人比。以世界尺度而言,台灣現在的貧富差距(基尼係數,2021年前20%有錢的人比後20%的人多6.15倍)不算嚴重,但跟三五十年前比,的確是增加不少(1976年4.18倍)

《21世紀》的特色在橫跨三百年來看多個國家狀況,大數據帶來的大歷史視角:

貧富差距一直是嚴重的,直到上世紀兩次大戰,老錢持有者受到打擊。

書中羅列很多種家庭財富受到打擊的可能性,包含

戰爭、還有些政策改變對家庭財富的破壞、通貨膨脹對債券持有者的扣分效果,以及戰爭造成勞動力稀缺,勞動增量大於資本增量。

但法國從80年代起,最低薪資凍漲,高管的所得比例提高,勞動所得不均變嚴重。美國更是不遑多讓,所得最高的超級經理人從70年代起至今,所得占比從9%提升到20%,贏者通吃的市場造成極度的不平等。

回到一開始提過的顧志奈的倒U型曲線與皮凱提U型曲線,

資本占總所得比曾經在上世紀五零年代下降到3左右,代表資本累積相當於3年的國民所得,然而隨著經濟持續成長與政策傾向的偏移,歐洲的資本所得比來到5點多,皮凱提估計在本世紀末期全球會來到6.5,相當於19世紀的水準。

換句話說,全球範圍內,上個世紀出現過的上升機會正逐漸關閉中。

影響的不僅是年輕人山道猴子化,還有對民主與社會政治的傷害:人人都有一票,如果我沒有機會靠努力上升到資產階級,至少可以靠投票破壞他們的努力成果,或者制止其他人來瓜分我的權益(參見上週寫到的日本作家橘玲的《上級國民/下級國民》與《殘酷世界生存法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