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一個人的腦力激盪 — 《熱賣行銷學》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腦力激盪要很多人參加?不能自己來嗎?是因為自己想不出點子、一個人的點子範圍太狹隘,還是…?

我一開始看《#熱賣行銷學》的時候,很不進入狀況,覺得簡直一堆不知道怎麼評估的奇思妙想。

後來轉念把正在思考的行銷議題放進去對號入座,這下有趣,立刻跑出一堆idea,多到來不及記下來。像是

不要只是推銷,用電子報經營社群、

不定期舉辦活動,創造讀電子報的樂趣

讀的次數多的人就能有好處、

每月一次的愛用者諮詢日

舉辦愛用者天才賽,提升參與感

提供售後貼心小卡片給購買者

要用雜誌式排版,看起來更有質感…

這本書分成 7個面向,106 個思考點,號稱有1500個促銷點子。由於是用很輕盈的方式寫成,沒有談理論,也沒有什麼閱讀或思考負擔,我建議的閱讀方式是

準備好三到五個正在煩惱想要解決的問題

開好你的錄音筆

一手拿點心一手拿起書

針對每個點子開始用 「Yes, and…」的方法思考

.

「Yes, and… 」是即興喜劇思考法,我覺得拿來腦力激盪也很棒,核心概念就是不否定每個想法,但是用盡全力延伸更多想法出來。

.

例如第62個思考點是『要刺激顧客慾望時,可以嘗試添加一個有故事主角般能聚焦的故事』,可以用短片、漫畫、遊戲來做。

你原來想的本來可能是『誰有資源做短片、漫畫、遊戲啊』,但試著改說『短片、漫畫、遊戲是很讚啦,而且如果能用故事接力的方式,執行起來更容易,效果也不差啊』

這樣就跑出一個『故事接力』的點子了,好像沒有很困難對不對。

.

最後,如果點子太多怎麼辦?按照先來後到排序嗎?先不要。

成長駭客派的實驗手法中,有一種排優先序的手法是用ICE,影響力impact、信心度confidence、容易性Ease。可以找出有影響力,又有可行性的點子。

.

如果你喜歡這種一個人的腦力激盪方式,或是你覺得這用在團體腦力激盪也不賴的話,轉發或者幫我留個言吧~

《跟華杉學品牌營銷30講》:留下最簡單的,最深入人心

為什麼我想讀這門課

身為得到重度使用者與品牌行銷的學習者,我對華杉這門課其實是抗拒的,上線了半年多才買下手。

為什麼?誰叫華與華諮詢公司要把得到的logo從簡潔帶幾分書生氣的“得到”兩字,換成呆到爆的貓頭鷹呢?會做這種事的品牌諮詢公司,說是有多厲害,我是不想管他們的。

閱讀全文 《跟華杉學品牌營銷30講》:留下最簡單的,最深入人心

得到每天聽本書:14本行銷相關的書(Feb/3更新)

前言:因應武漢肺炎在家隔離,得到app推出每天聽本書兩個月免費(原價一個月要48元人民幣)

但很多人可能會一進去app不知道該選什麼書來讀才好,就算選了,自己讀也很孤單。

我選了16本行銷相關的書籍,用一天一主題,3~5本的方式稍微導讀。預計5~7天可以導讀完(讀完會超過16本,因為我會用同主題找書再增加一些),可以的話我也會幫大家把繁體中文書名找出來,方便想要自己讀書的人繼續進修。

閱讀全文 得到每天聽本書:14本行銷相關的書(Feb/3更新)

《品牌地圖》讀後心得:自拍修圖一定要的,但不要修到連你媽都認不得你

本書將品牌區分為四大塊:理念、訊息、個性、符號。目的是讓品牌操盤手,可以有個快速上手的執行手冊

我為啥想看這本書

我一直覺得啊,品牌這種技藝,在網路時代會迎來巨大改變。

雖然說不清楚根據,我只是覺得「很多東西不需要強勢品牌,甚至品牌很模糊也能大賣啊」

例如去年IPO的幾大科技業獨角獸Lyft, Pinterest, Zoom, Uber, Airbnb, Slack,除了Pinterest、Uber、Airbnb你可以想像他的品牌個性,勉強把Lyft算進去好了。Zoom 跟 Slack的品牌特質到底是怎樣?沒有品牌會影響銷售量跟利潤嗎?我還真看不出來。

Photo Credit: from Wiki

你說是因為給阿宅用的,好用就好不需要品牌?好歹當年Linux也是有紅帽跟企鵝啊。


(Photo Credit: Wiki)

閱讀全文 《品牌地圖》讀後心得:自拍修圖一定要的,但不要修到連你媽都認不得你

《告別行銷的老童話》心得:我認知的行銷實務,全部得改寫…

我為什麼推薦這本書?

說到行銷,你想到的是什麼?

《告別行銷的老童話》Absolute Value

「你們就是不會行銷,根本不需要問消費者想要什麼,把東西做到消費者非買不可就對了。賈伯斯發明iPhone之前,有人想到自己需要智慧型手機嗎?沒有!但是現在有多少人都是蘋果教的信徒,不管它出什麼阿薩布魯的東西都會買單,這就是品牌的力量與品牌忠誠度」

這是改寫自「第五屆失敗者年會」中,某觀眾對Airsig創辦人陳柏愷的質問。

(註:活動紀錄請見此,陳柏愷的技術業界有名聲,但他的反省更寶貴「一切都應以消費者需求為依歸、沒人要的技術是個屁」,他現在在做臉書的Taiwan AI社團)

閱讀全文 《告別行銷的老童話》心得:我認知的行銷實務,全部得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