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度哥的零元創業講座
講者:度哥
時間:2018/07/21(六)
地點:台北
據說十二月是最後一場講座了,還沒聽過的人不要錯過【12/15台中場】【12/16台北場】【12/23高雄場】
…
我從度哥粉專看過幾篇實用又好讀的觀點(例如:你以為『打卡換肉盤』可以增加曝光率?沒有用的,只換來10秒的曝光率),體悟到『經營個人品牌不一定要念很多理論,很多小技巧就非常好用』
講座中,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提到他從粉專只有500人就開始想辦法賣東西,到目前為止粉專不到5000人,但已經辦了34場收費講座。
度哥的粉專有最近幾個月的收益報告,可以看到只花少少的廣告費,後期更是幾乎不花,但講座還是照賣,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1: 零元創業的故事
房地產跟賣早餐,價格相差十萬八千里,但是背後的創業精神是相同的:『翻轉』『先找到客人,再付出成本,然後從這些客人身上多賺一點』
度哥提到在某個民宿雲集地段,普遍的作法是民宿業者提供客人早餐卷,客人吃了後早餐店再跟民宿請款,民宿每個房間的成本就是兩個早餐的售價,以目前消費計算可能是140元。
如果有人能夠提供這些民宿業者免費三明治,他們會不會考慮放棄原有的早餐店呢?
提供免費三明治的人賺什麼?賺客人買的飲料。如果只提供一份三明治的話,住宿的人會買第二份吧,又增加一個賺錢的機會。
更何況,這種早餐生意完全可以接單後再生產。
但是要在短時間內生產出大量早餐總是要適當的設備吧,怎麼辦?找其他店家分租,使用他們的閒置空間,用共享經濟的概念,只花租金就有專業化的設備。而出租的店家也有機會用零成本的方法賺到額外收入。
複習一下
過去 | 新作法 | 差異 | |
民宿 | 提供客人餐卷 | 提供客人一個主餐的餐卷,請客人先做加點 | 零成本提供客人半套早餐 |
早餐店 | 提供餐卷兌換;跟民宿請款 | 客人有點餐才進材料
跟其他店借設備場地 |
群聚效應,可以賺多幾家民宿
額外收入,有機會賺客人買飲料跟第二套早餐錢 |
住宿者(兩人) | 有兩套免費早餐 | 有一客免費主餐 | 要多花一套早餐跟一杯飲料的錢 |
2: 為什麼要用內容行銷
早餐店畢竟是低風險的消費,消費者很容易嘗試新服務。但高端客製化旅遊,或是創業顧問就不一樣了:沒有人第一次購買,你就沒有口碑;沒有口碑,又會沒有人願意掏錢給你。
這樣真的能做零元創業嗎?不用先札個八百、一千萬元,等金主賞識嗎?
度哥的理論是:你提供自己的部分內容,讓消費者自己想到『沒付錢就這麼有用,那我付錢不是更超級爆有用?』,他們就很容易掏錢成為主顧了。
換句話說,體驗式行銷,讓客人先嘗試再付錢,是一種有效的內容創業。
但是怎麼讓你的內容好讀、好吸收呢?度哥提到『現代人的大腦吸收率很低,所以要極力幫讀者降低閱讀的障礙』他用了三個方法
i: 精簡文字:2,000字的文章,想辦法刪減到500字之內。字數少,負擔就小。內容淺白到小學生就能懂,你的受眾就變多。
ii:去掉標點:用斷行當作標點,客人就不用看塞滿整行的文字,而且自然有閱讀韻律。
iii:用空白行:度哥講了一個強至臉書提供空白行的方式,我就不在此破梗了。
3: 優化銷售漏斗的方法
- 增加觸及的方法
有了好內容,不代表受眾會飛撲而來,度哥提供三個讓你增加觸及率、更多人看到的方法
i: 寫受歡迎的主題:
有兩個以上主題可以發揮時,都寫寫看,然後從粉專洞察報告裡面的『互動數量』看到底哪個比較多人有興趣。看得是互動數量而不是曝光量喔,後者可能只是滑過去你頁面的人,沒有停留在你的頁面。
一旦你的粉專都寫些有人看的好料時,不用下廣告,臉書也會幫你推薦給需要的人。
ii: +1 增加曝光量:
寫出有料的內容,卻淹沒在動態牆的演算法之下怎麼辦?讓粉絲+1 是個簡便的方法,至少會讓這位粉絲的朋友們有機會看到這篇文章。如果你用的方法是『固定詞 + 變動詞』,效果比單純的+1 更好。(例如:+1 並用十個字說明你最喜歡這個粉專的哪一點)
iii: 評價比打卡好用:
有些火鍋店、咖啡店、冰店會用打卡送食物的方法,邀請店裡的客人打卡,希望可以讓他的朋友們看到,這個方法越來越沒有效果了。因為
- 客人可能在拿到贈品後就刪除打卡,以至於打卡只有10秒的曝光聲量。
- 就算客人不刪除,打卡的聲量也只有留在臉書裡面。
轉個彎改用在google 或 臉書的地標裡面留下評價,評價內容越多,給越好的優惠;勁 量把優惠盡量做成『下次購買折扣』。這樣不但賺到Google 評價,其他客戶搜尋時候,提高曝光的機會;而且人們很容易刪除臉書打卡,卻沒那麼容易想到要刪除評價。評價會留在網路上更久一點。
- 增加轉換的方法
你買過Google 搜尋的廣告嗎?轉換率好嗎?那麼臉書廣告呢?度哥提到這兩個的轉換率都挺悲劇的,但問題不在谷歌或臉書騙錢,而是『你的客人還沒做好準備要在你身上花錢』
i: 重複曝光
怎麼讓潛在客戶準備好在你身上花錢呢?重複曝光,讓他或她一直看到你出現,每次都有一點點不同的內容。三次或四次之後,他就會考慮跟你做進一步的互動了。
那怎麼讓潛在客戶看到你第二次第三次呢?臉書廣告中有個購買方式是『跟本粉專互動過的客戶』,買這個會比買『特定年齡性別的客戶』效率高很多。因為前者是根據客人的實際行為,而不是你猜測的他的興趣。
有需要的客人才會一再看到你,當他看到四次,再接觸到銷售資訊,購買機率就提高許多。
ii: 回應機器人
當客戶在粉專留言後,就可以用留言方式接觸客人,這就是爆高轉換率的開始。
你可以根據客戶的第一層以及第二層問題,交叉後提供簡單的量身定做的內容。客戶體驗到你內容的價值後,如果要再賣東西給客戶,他可能會這樣想『免費的已經這麼讚,付費的不就屌翻天』
度哥講了兩三個客戶的例子,越是那些邊際成本為零、毛利率高的行業,越適合用上面的做法:
- 先用機器人接觸並篩選客戶
- 然後提供免費的、小學生也聽得懂的諮詢服務
- 就會大幅提高客人付費諮詢、甚至付月費的可能性。
在臉書機器人部分,度哥推薦Chatisfy,有一個月的免費全功能,一個月期滿後,還是可以使用回應部分。度哥建議,功能都先從免費的服務試用起,試用好用後再談其他。
iii: 高迴轉率
中高價位的服務跟低價位的服務哪個賺得比較多呢?當服務本質差異不大,購買中高價位服務的客人會希望更高的附加價值,而這些可能佔用你過多時間,以致你賺得並沒有更多。相反地,從低價位的市場區隔著手,總是可以先拿到一些基本收入,接下來再從中尋找可以賺更多的機會就好了。
當你還沒有辦法提供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時,是否要吃土三年呢?以度哥的做法,會建議先用低規格中高品質的服務搶市,拿到足夠的現金流,並且在其中尋找可以賺更多錢的機會。他也推薦大家一個做Logo 的合作夥伴。
剪頭髮 | 中高價位 | 低價位 |
客單價 | $1,200 | $200 |
每天可以做幾單 | 3 | 30 |
附加服務 | 洗頭、茶水、客製化、諮詢 | — |
每單淨利 | $800 | $180 |
每月工作天 | 25 | 25 |
每月淨收入 | $60,000
($800*3*25) |
$135,000
($180*30*25) |
【幼如心得】
周圍朋友大部分跟我一樣:想到學東西就覺得要有體系、學會整套再震撼江湖,但度哥示範了另一種世界觀『拿來就用,沒用就改』。
想用臉書機器人?需要先評估哪個方法最好嗎?何不先用最低成本試試看呢?
想要創業了解自己的實力?需要先存錢足夠的本金嗎?何不試著讓客人訂購,先下單再買呢?
擔心這樣會流失想要先試再買的客人?那就流失吧!那不是此刻可以賺到的錢。
擔心這樣做出的創業會無法複製變大?那也很有可能,但至少先賺得了自由與現金流。
無論是上班或者是創業,先動手做的人,獲得經驗,跟市場。
你想做先動手做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