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真的有用嗎?
當頂頭上司喜氣洋洋地宣布『我們爭取到一個名校的實習生,準備大顯身手,好好帶他吧!』我的內心默默哀嚎『已經很忙了,不要再來亂好嗎?』。畢竟實習生什麼職業訓練都沒經過,光要讓他們認清產品籌備到上市要好幾個月、病毒式行銷不是找了網紅就會發生、CGC是客戶介紹客戶不是一種動畫,就會耗掉不少體力,更別談他們還一整天小狗眼睛閃亮亮讓阿姊覺得自己老了好幾歲。
(圖說:連貓的手都想借用)
我以為只有我這種廢材才有這種煩惱,但偶然看到朋友說『實習生明明沒有生產力,來我們單位是來學習,我還要派人服侍他們,為什麼要浪費我的人事預算!』才知道這是很多主管的困擾。
捫心自問,實習生真的有用嗎?
讓實習生有用的三個方法
直到某一天,我見識到實習生超級有用的三個方法,才知道以前我都做錯了。這三個方法是
-
建立強大的新人預備軍
如果你們找新人的目標是要找本地最優秀最有企圖心的人材,但付不出市場上兩倍的薪水或未來有兩倍的成長機會。那你一定會像我們一樣隨時隨地都想認識年輕人,不敢等到畢業季才開始找人。跟實習生打好關係就有這個好處:認識一個實習生等於認識她或他背後的一狗票優秀同學。他們找工作的時候就算不把你列入第一考慮,至少你也在名單上面了。
-
讓優秀的年輕同事練習帶人
一個很殘酷的事實是,大公司裡面的升遷機會沒那麼多。如果你找了有企圖心又認真上進的年輕人進來,每兩年左右訓練到正好用就要擔心他們會被其他公司挖走。如果留人的武器只有加薪跟升職,那你們彼此都會覺得很絕望。但如果可以把帶實習生當作優秀年輕同事的新挑戰,教學相長,他們也可以在新挑戰中精進自己的技能。
-
『重要但不緊急』的小題目
任何單位處理日常事務久了難免會疲乏、陷入overdo的流沙:事情永遠做不完、做不夠好。當有個只來兩個月的新人時,非得找個具體的小題目給他們不可。不管題目是『改善一個小流程』、『做一個小模型』、『調整報表的產出方式』都好。這時候是示範如何把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小題大作的好機會。
新人預備軍、年輕同事練習帶人、做『重要但不緊急』的小題目,以上三個方向讓實習生超級有用。有用到我覺得如果只付給他們22K真是有點兒不好意思的程度。
真的可以這樣用實習生嗎?
如果坐時光機回到那個老闆喜羊羊、我暗自哀嚎的過去,真的能把上面三個方法派上用場嗎?至少前面兩個有點困難。實習生要能當儲備人力,那也要每年都打算招新人。部門裡面優秀年輕人會覺得帶人好有挑戰好開心,那得在平常就創造充滿學習氛圍的團隊。但第三個可以自己來,每個資深上班族的口袋裡面都應該有一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作業吧,適當時候把他們放出來,就可以讓你的實習生超級有價值喔。
衍伸閱讀
後來我被很多主管吐槽。站在單位主管的立場,要不是看在社會責任和企業形象的出發點,他們並不必然樂意在部門裡安置實習生
Charles想到嘉惠在學的研究所學生,讓他們一起參與,從策畫主題起,邀請講師、在社群媒體上寫文案做宣傳,並與業界的前輩互動學習,提前建立人脈,還可以撥出三分之二的時間用來免費聽課。於是他推出一個實習生計畫,每個月52小時,並提供津貼2千元。
到今天我都記得,當時Charles跟我提到這個計畫時,兩眼炯炯發亮,看得出熱血又在他的身體裡沸騰。遺憾的是,一番美意被扭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