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小資族想無腦刷卡拿回饋,該如何選擇?

零:定義

先下定義,什麼是小資族?

每個月刷卡金額不超過三萬元,或者是雖然有時高有時低,但全年刷卡金額不超過五十萬元,而且基本上不太使用循環利息(偶爾忘了繳費,或者使用零利率分期那個難免啦)

如果你累積了一些循環利息,請不要看了,快設法把循環利息還清吧。

如果你常公帳私報,幫公司刷卡,一年刷卡上百萬,那只要公司都有付你錢,你大可以改玩其他槓桿效果更好的(哩程換機票啦),也不用來跟我們這些真小資族擠。

如果你早就很會精算,知道星期幾該刷哪張卡,每個月刷多少可以免費停車,刷多少可以累計免費機場接送還有停車場等等等,那請快去寫一篇攻略送給大家吧,不要浪費時間看了:p

總之,這篇就是針對那些對信用卡這樣那樣好康沒有特別研究,聽到別人有很多回饋感到羨慕流口水,但是又希望可以持續無腦刷的人寫的。

提供大家在年底,或來年的長假期間,檢視一下自己目前的信用卡在哪個水準。

祝大家刷卡拿回饋,就像躺在沙灘上曬太陽一樣愉快

.

小資族選信用卡有什麼標準呢?其實只有兩件事,然後我會說說為什麼這樣建議。

1. 選現金回饋

或是馬上抵現金的點數,如果是點數,能用的通路越多越好。

不要去選任何可能過期的紅利,或是里程,或是其他。為什麼?三個原因


(1) 現金(或可以馬上用的點數),你刷了就知道自己可以拿到多少回饋,當週或當月就可以使用,這才符合無腦標準。

短期、立即回饋,有益身心健康。

(2) 紅利或哩程,不但有過期風險,而且是階梯式抵用(例如里程沒有滿一萬七千哩無法換機票,只能升等),在小資族這種刷卡金額,很可能得到的回饋率比現金回饋還低。

當然啦,如果你刷卡金額高、累計夠久、紅利或哩程大的時候,可以拿去一哩抵一元或者抵三元,但小資永遠要擔負累積不到的風險,建議不要在小資階段選這個。

(3)任何限定通路或者限定使用時間的折價券,實際價值都要打折扣。因為你想要的東西那裡不一定有,更何況那個東西在該通路上不一定最便宜。

就算那個通路有很多你要的東西,價格有時候也不算貴,你還是要花時間在比價與計算最划算組合上,這又違反無腦原則。

.

2. 慎選回饋率

國內1.5%~2%,國外2%~3%左右的最好。太高太低都不建議。



為什麼?先說刷卡時銀行賺什麼?

我們刷卡時候,銀行賺兩種東西,利息跟手續費。

(1) 利息指的是跟客人收取的循環利息,還有逾期罰金。
(2) 手續費則是跟店家收取的刷卡手續費,通常是2.5%~3.5%,由發卡行、收單機構(Visa or Master or JCB…)、收單行三個單位去分。我印象中分的比例大約是 7:1:2

也就是發卡行拿到的大約是1.9% ~ 2.4%。拿這麼多,好棒喔?

但是人家還要養發卡單位、要處理欠款(對,所有欠款都歸發卡行,也是人家的成本),多拿一點也難免的吧。

發卡行的收入就是你刷卡金額的1.9%~2.4%,所以他拿1.5%~2%出來回饋給你,我覺得是剛剛好,不至於虧本(畢竟還有利息可以賺)

(有專家指正,發卡行可能沒賺這麼多啦,但概念是這樣)

但如果發卡行吐出來的回饋是2.5%以上的超高額回饋?

那只有三種可能


(1) 期間限定:短期促銷,時間到就沒有了,賭客人懶得換信用卡

(2) 要抽籤或者登記,名額稀少,看得到吃不到

(3) 限定通路:你根本很少去那裡
看到了嗎?

除了第一種,後面兩種都在浪費你的時間,無腦族不要用,我們把時間花在其他地方(例如躺在沙發上發呆)。


至於期間限定,規則又不多呢?

恩,我對無腦刷卡的另外一個需求是,希望可以不用常常換卡,最好可以持續使用一年以上。

所以促銷時間如果短到只有幾週,我認為還是不符合無腦條件。



喔,這裡只說了為什麼回饋率太高的不要去,那回饋率低的呢?有什麼不好?

對銀行沒有不好。但對我個人就會覺得被銀行賺去,除非他對我很好,否則我不開心啊。



最後是海外刷卡,為什麼回饋率應該要比較高?

因為我們刷卡人會被收至少2.5%的海外刷卡手續費啊。還可能中DCC(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動態貨幣轉換,以匯率對銀行好而對客人不好而聞名) 的匯率損失

(又要付手續費,又可能有匯率損失。如果刷相當於台幣一萬元的金額,額外支出可能會有三百多元或更高)



所以海外刷卡時,對回饋率的要求高一點也不為過吧。



你說你很少做海外刷卡?也很好,但記得叫外送也被算海外消費喔,看看賬單有沒有除了外送餐點費用外,又被收幾塊錢手續費吧。一個月幾十元,一年也會上百元了。

3. 為什麼小資族要無腦刷卡?

你可能會奇怪「小資族不是正在累積資產,應該不計一切的省錢,為什麼不能選幾張神卡,推薦大家使用呢?」

這是我個人看法,提供你參考。

一開始提到小資族是年刷卡金額不到五十萬元,換句話說如果用各種消費方式組合,組裝出約3.5% 的信用卡回饋,大賣場、停車、保險、加油、看電影都刷不同的卡,甚至還有週幾專用卡等等。(表示敬佩)。

是比起無腦刷卡多了將近1%,也就是約5000元,相當於一個月四百多元,的確是不少。可是想到為了多五千元要多花的學習時間、辦卡時間、規則比較與熟記,再加上有些優惠還是要抽籤或者是限量登記的,不是買了就有,期望值就更低了。

我認為小資族階段,除非你對信用卡優惠規則非常有興趣(那可以去各大銀行的信用卡活動設計單位工作,一定能變出厲害有趣的活動),否則的話

把時間留給自己:多點時間學習,創造出來的收入,絕對超過每年五千元。

結論

以上都是無腦的跟銀行共享手續費,還不至於到跟銀行鬥智、卡銀行油,以至於你需要時時注意行銷注意事項的地步。

幫大家複習一下

(1) 小資族請選現金或者通用型點數,點數能用的通路越多越好。

(2) 不要殺雞取卵,才輕鬆又持久,留一點給發卡銀行賺。

回饋率太高的,銀行可能是在賠本做行銷,活動的規則會如山高海深,浪費你的時間與大腦空間。

我喜歡的回饋率大約是國內回饋率1.5% ~ 2%,海外回饋率2%~3%。

為什麼海外回饋率要高一點呢?因為海外刷卡我們會被收高額的手續費,另外外送平台像Uber Eats 或熊貓食物還有谷歌遊戲等等,也都算海外刷卡喔。

(3) 為什麼建議小資族選擇無腦刷卡呢?因為我們想要把時間留下來做其他事情,像是躺在床上發呆,或者透過學習讓自己以後可以變大支,喔,是變有錢人啦。

附:有推薦嗎?
去哪裡找符合以上標準信用卡?

哪些信用卡符合以上標準呢?(沒有任何業配,以下關鍵字大家請自行搜尋:p)

-我自己熱愛台新黑狗(刷國內)跟灰狗(刷海外)

-很多朋友推薦玉山的Pi 或者Ubear

-據說永豐的大戶卡也是國內2%,海外3%

有其他適合的也歡迎留言分享喔。

但推薦大家盡量跟有往來過的銀行申請信用卡,辦卡手續應該會比較簡單啦。

最後,提醒大家信用卡帳單記得要繳清,循環利息比你拿到的回饋都高的。

補充:有朋友問為什麼國外的信用卡回饋趴數都比較高,是不是台灣銀行坑殺消費者?我的了解是,國外發卡業者拿到循環利息機率高很多,台灣人沒有像美國那麼常使用循環利息,本地發卡銀行財源比較少,只能從手續費著手,難免回饋率低一些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