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大陸零售金融產品與市場分享
講者:蕭立群
時間:2018/10/03(三)
地點:台北犇亞
前言:曾任外商金融高管、又是知名的銷售簡報專業講師的蕭立群,去中國平安銀行工作近一年後,給大家哪些建議呢?
一:大陸零售金融產品與台灣市場的差異
- 客戶大不同:台灣可以投資三千萬以上的客戶,大部分都在五六十歲以上。可是中國有1千萬人民幣可以投資的客人中有很多是三四十歲的年輕人,這些人當中富二代沒有想像的多,創一代佔了四成,上班族(職業金領)也有三成。
- 保險市場還沒開始:台灣因為遺產稅的關係,保險商品市場很大,很多有錢人會想要用壽險的方式留錢給子女。但大陸還沒開始收遺產稅,而且收益比較基準不同,保險商品的市場價值有限。
- 客戶期待更高的收益率:大陸主流商品是7~365天、扣掉手續費後,利率5~7%的標準化或者非標準化商品(飛鏢?@_@)。市場很接受資金鎖定期間(例如一年),鎖定期間內不能買回。
- 基金組合透明度較低:大陸理財商品主要投資項目仍是債券或債券基金,但是透明度較低。主要靠資金池內部轉換提供購買理財商品的客戶利息。
- 市場規模不同:很多私募基金的購買單位是二十萬人民幣、一百萬或三百萬的也很多,募滿幾億人民幣就停止募集。
- 對境外市場的觀點不同:大陸本身市場增長率夠大,所以對美國市場或其他國際市場的興趣較低。
彩蛋:貝恩諮詢公司跟招商銀行合作的【中國私人財富報告】
二:推薦台灣理專去大陸發展嗎?
年輕理專去大陸發展機會會比在台灣多很多,現在努力點還容易遇到接管高額資金的機會;分紅加薪資比台灣同樣經驗的好很多
不過大陸工作的基本費用很高,五險一金扣20~25% 再加上生活費比較貴、CP值其實不高。
就像一樣是在台灣工作,選個生活費低的城市做理專其實比在台北上班划算
但是就升遷跟發展考量,台北比較有升遷機會
想要生活得舒服的人,留在台灣比去大陸CP值高、在南部會比在台北CP值高
想要發展機會的人去大陸會比在台灣有機會、在台北會比在南部有機會
…
【幼如心得】
某個創業成功的朋友,淡淡的提醒了一句:人生追求CP值就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