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3900萬元,毛利2800萬元,扣掉通路人事行銷的2100萬元後,還有700萬元的淨利。
本來這樣也是可以做的生意。
但是庫存週轉太低,隨時要預備打消800萬元的庫存,於是變成必賠無疑。
又但是當進到的貨品品質太差,要打消的庫存不是800萬元,而是2000萬元甚至更多,那就只好宣告失敗、結束。
把以上的營收換成貸款利率、毛利換成資金成本、庫存換成壞帳。
就是金融機構承作貸款業務的商業邏輯。
次貸或是P2P就是哪些庫存週轉率低的高風險產品。
.
我從這本書學到什麼?
1. 現代銀行非常懶惰,或者說對風險過度謹慎,放棄大把投資機會
2. P2P平台吃下銀行放棄的小額放貸市場
3. P2P平台本質上是數據化了的全國跟會
4. 行動網路能幫助以往借不到錢的人與微型企業有更方便的管道借錢、還錢以及籌款
5. 社交網絡在增強風險預測,降低壞帳機率的效用被神化了
6. 投行高管、數據大神、風險投資們對資金、風險與P2P生意的本質太樂觀,謹慎永遠不嫌少
7. 美國次貸、台灣現金卡都是傳統銀行在資金永遠尋找更好投資機會下的副產品
8. 監管越多,並不會越好;只會降低效率。風險是比監管更有效的管理者。
9. 銀行跟龐氏騙局其實是連續體,永遠是靠下一個人與資金池,而非真實賺錢。只靠真實賺錢來做銀行,資本市場會先放棄你。
購書由此去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