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個不測速、不用手機下載謎片、不在新手機上市期間追新的佛系使用者,通常只要手機通就好。但是你會不會偶爾好奇,手機上方的訊號欄電信業者名稱隔壁,通常會顯示「4G」的地方,為什麼有時候會變成3G,有時候又變成4G+呢?
【什麼狀況下,信號欄會變成 3G 呢?】
為什麼有時候手機信號欄會切回 3G 呢?是電信公司偷工減料、4G的基地台蓋太少嗎?
其實 4G 規格僅包含數位資料傳輸,不包含語音傳輸。若是有人打電話給你,信號就會切回 3G,如果此時你邊講電話邊滑手機,就是在用 3G 上網;等講完電話,信號就會切回 4G 了,並不是你的電信業者偷工減料喔。
講電話時從 4G 切回 3G 的連線狀況,叫做「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電路交換語音退回,簡稱「CSFB」
【4G+ 是什麼,有比較厲害嗎?為什麼我沒有呢?】
有時候手機信號會變成 4G+ 那又是怎麼回事呢?
就像牛軋糖變身成巧克力餅乾之前會先唱首歌,喔、不是,是Android 7.0 到 8.0 之前,先有7.1.2 的升級版。4G+ 是 4G 的升級版;台灣的 4G 開台是 2014年年中,目前估計5G開台要到2020年,中間隔了近 6 年。有幾次小改版、小升級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吧。
手機會不會顯示4G+,則看各個手機業者的原始設計,例如目前沒看到 iPhone 顯示4G+,但不代表它就是用比較老舊的技術喔。
剛提到的升級改版的技術有很多種,最主要的是Carrier Aggregation,載波聚合,簡稱CA。就是把不同頻段「連接起來」,讓消費者可以享受更大的頻寬,速度自然就提升了。
常用的比喻是:把兩線車道中間的分隔島打掉、拓寬為一個車道,車速就可以提昇。
CA 的前面跟著數字:2CA、3CA、4CA、5CA,就是把合併了幾線道:2CA 是兩線道、3CA 是三線道,以此類推。目前台灣五大電信業者都已經支援2CA,而遠傳電信跟中華電信更支援到3CA以上的規格。
高速公路上車輛數量相同時,合併的車道越多,就有機會跑到越快的車速。
除了電信業者支援外,還需要手機支援,才用得上CA規格。過去僅高階手機配備 CA 規格,但現在已普及化:今年2018年上市的手機,幾乎都是台灣 2CA 全頻機種,而iPhone 8以上或Samsung S7以上也已經支援遠傳與中華的3CA、至於 4CA、5CA等等目前尚不普及。
當高速公路都拓寬成多線道、你又買了高馬力、高扭力的車子,是不是就能隨時隨地享受飆速呢?其實連續假期時車多擁擠,再厲害的跑車也得跟大家一起排。想要飆速,選擇離峰時間上路,或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恐怕是比較實際的選項。
那網路速度到底是不是越快越好呢?理論上,不到5Mbps 的下載頻寬,就可以順暢地觀賞1080P的高清影片。若是沒有時時觀看影片等高速下載、或打電動需要低延遲需求的使用者,台灣電信業者目前的頻寬應該都算夠用了。
衍伸閱讀:如果你想要知道5G到底有什麼用,可以看這篇得到app吳軍博士最新專欄的摘要
註1:亞太電信的CA頻段(700MHz + 2600 MHz TDD)較為特殊,建議使用亞太電信的消費者,購買手機前上網查詢一下是否有支援喔。
註2:感謝 mobile01 的peter7910162,我都是用他的表格查詢最新的 CA 頻段組合與手機支援狀況,由此去。
好愛你的圖
這次真的挺認真做圖的,感謝你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