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2019失敗者年會

為什麼想去?

正好看到幾次廣告,一開始覺得失敗者年會的名字很奇怪,有點譁眾取寵,似乎是想做成某種熱門活動。本來沒有想參加的。

幾次後,就看了講者介紹。五個人裡面有三個我可能知道是誰,另外兩個我沒聽過,但沒聽過又被放在主講,這個人可能有厲害吧?

活動前幾天再看到廣告,想到是免費活動、那天下午正好沒事,就報名了。

好玩的話就當作多認識世界(沒聽過但放在首講的陳柏楷,還有在媒體上聽過多次但沒見過本人的翟本喬、葛如鈞跟許皓)

不好玩的話就當作去三創晃晃,看最近有什麼活動。

結果承辦單位意外的有誠意:主講人跟與談人都有好好準備內容、食物區有高檔的點心跟啤酒、場地舞台音響椅子周邊裝飾牆也都有收費活動的水準。

感恩讚嘆科技部、台北產發局跟承辦的電子時報,推薦明年有看到廣告的可以及早報名參加。

去了的收穫?

  1. 「任何生意要能生存下去都來自需求,而不是技術。需求,需求,需求。」陳柏愷
  2. 「如果我的個性不適合做蝙蝠俠,那就做台蝙蝠車。這不是失敗,而是補丁。就像Windows 也會出Vista 或 iOS也會出不能上網的版本,補丁補成洞也是難免會發生的事情,有持續更新就好了」葛如鈞
  3. 「過去我投了五六十個案子,每個都一點點(一百萬),都沒有一個成功的。以後我會少投一些,但每個投資的都壓大一些。因為投一百萬跟三百萬,我要花的心力是一樣的,那為什麼不做大一點?」Greg 郝冠名

以下用第一人稱寫陳柏楷的精彩內容


一堂兩百萬美金的創業失敗課

我的頂尖技術能力受到世界認可
做的又是先進國家都認可的重要領域

獲得鴻海投資兩百萬美金
BBC報導

去矽谷找投資人時,
不但參加各個創業者聚會、上台分享
也去了蘋果、臉書、谷歌等一流公司
蘋果的工程師從一開始的不屑一顧
越聽越投入,他們也認同我的技術了

但是矽谷回來後不久
我決定收掉公司
為什麼?

我只在意技術,
一心只想著自己有多厲害

但是最重要的是
需求、需求、需求
沒有市場需求,
一切技術都是空的

應該要
用最快速度最小成本測試所有需求、
用拼命軸轉,轉到市場需求

技術不能放在需求前面

問:我覺得你們技術聽起來很強,一定可以找到機會跟用處

答:我花了兩百萬美元、五年時間,所有正常不正常用途都想過試過了,但是還是沒有找到市場的需求

問:你有沒有想過是公司組織的問題?

答:不是組織的問題,沒有需求就是沒有用

問:賈伯斯開發iPhone之前,沒人想到自己智慧型手機的需求。你要做賈伯斯,開創需求!

答:賈伯斯今天有來現場嗎?他沒有!我也不是賈伯斯!我要做的就是找到市場需求!

記得哪些事?

(分六段講)

1.AirSig 的陳柏愷原來是三年前創業圈超紅的技術大牛,拿到鴻海兩百萬美金投資,也上了BBC等國際媒體,空中手寫辨識真的很有趣,但實際怎麼應用呢?從有保障的大公司出來創業,成為投資人與媒體寵兒,到不知何以為繼,最後決定收掉,另起爐灶。這種戲劇性的經歷,在我等外人看是故事,在當事人想必是痛苦與艱難走出吧。(上面有篇對陳柏楷演講的短短紀錄,他跟聽眾的問答真的讓我印象超深,非常推薦你看;也可以加入他的臉書社團AI Taiwan)

2.葛如鈞在奇點大學的資歷,區塊鏈的經營等,我都略有耳聞,一直以為是另一個一帆風順的創業者。但他說出自己做Luna 360度攝影機的難產過程,艱難到差點出不了貨,家人跟生產工廠的老闆求說「再不幫我出貨,我只好去跳樓」,倒是第一次聽到。而這段過程後,他還活得好好的,在臉書上也還算活躍(常看到跟區塊鏈電影有關的眾籌拍攝)。原來他對自己的角色與定位有這種重新思考,在很年輕的時候遇到這些事,然後還能再面對大眾說出來。也算是渡過了。

3.Greg 一直用笑面對一切,當主持人問到有沒有失敗的感覺、痛苦的經歷時候,他甚至露出一種「一切都過去了,都很好啊」的神態。但聽到他說用自己的錢投了五六十間公司得到的教訓,我覺得要是我會痛死吧…

4.翟本喬說明了他從2016年底知道鴻海集團不繼續投資和沛、處理公司兩個事業部的決定過程、進入集團當顧問,到2018年中離開集團。還有對和沛做減資再增資(合法地洗掉鴻海的股份)的過程。我覺得看Volvo今年釋出的四分鐘影片可以說明他想傳達的「誰說五十幾歲的心,不能冒二十幾歲的險」「最難抵達的地方是什麼?讓心自由」,影片背景是JS的哥哥唱的歌,滿好聽的,有中期李宗盛的味道。布農族小孩跟翟本喬提到的故事背後的意涵很感人「我們族語沒有再見,只有『謝謝,你還活著,好好活著 min ho misag』」

5.許皓講的,都在他的《站長路可的失控人生》。我有追蹤完這一系列,當初只覺得太扯了,連續劇都不會這樣編,這樣編會被觀眾說嘲笑他們智商。

6.有個難笑的插曲是,主持人自嘲自己只有國中畢業「因為我爸說全台灣只有兩所高中、一所大學可以念」可是台上的五個分享者,四個台灣人是台大或交大,唯一的ABC也是美國好學校(Greg 的Linkedin 顯示他是UCI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主修經濟與政治,也是全美公立學校排行前面的學校)… 雖然大家的分享都很真誠感人,但想到這段還是覺得「失敗也是要有資格的」

推薦你去嗎?

很推薦,除了主辦單位做得很用心之外,看看各方面的媒體寵兒遇到困難時候如何應對,如何嘗試重新再來等等,我覺得還是有點勵志的。

衍伸連結

活動網站:第五屆失敗者年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